我院暑期科研成果丰硕:荣获多项省级课题立项
暑期烈日炎炎,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季,公管学院别开生面,打破以往的立项淡季,开创今年科研工作新局面:立项多个省级课题,部分课题实现立项零突破,具体立项如下:
一、李玉茹老师立项省高质量发展课题。李玉茹老师申报的课题《职业匹配视角下智能技术应用对山西青年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从职业匹配的视角探讨青年高质量就业问题,细化和丰富了就业质量领域的相关研究,为个人职业发展、教育机构人才培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以提高职业匹配效率,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优化。此次立项是自2023年山西省高质量课题发布以来,我院首次在该领域获得立项资助。
二、彭学琴、白俊琴老师立项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暑期,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官网公布了2025至2026年度重点课题立项信息。我院彭学琴老师申报的课题《山西省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涉农院校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及实现路径研究》、白俊琴老师申报的课题《地理标志赋能乡村振兴:基于山西地理标志的全链条开发、认定与保护研究》获批该项目。此次立项打破了自2022年以来的立项断层,展现了我院在社科联重点课题领域的新活力。
三、彭学琴老师获批山西省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专项课题。四月份,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同发布《2025年度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专项课题指南》,公共管理学院自行组织申报了该课题,八月份,“三晋社科学人”微信公众号公布了立项结果,经评定,彭学琴老师申报的《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山西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建设的内容要素及其推进路径研究》获批该项目。
四、何云峰、王振老师立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经济专项。近期,山西省哲学规划办公室公布并下达了《2025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经济专项(智库类别)立项通知》,经组织申报、专家评审,我院何云峰教授申报的课题《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山西省“土特产”品牌化发展制约因素及政策研究》、王振副院长申报的课题《山西省经营性扶贫资产管护模式及其优化路径研究》获批该项目。何云峰教授的研究课题,拟从山西省特优土特产品牌化发展关涉的政策环境、经营主体、市场活跃度、保障支持等维度入手进行分析,深入分析制约山西省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关键性因素,以“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为总的理念基调为指引,多个维度、系统提出加快山西省土特产品牌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王振副院长的研究课题,针对山西省经营性扶贫资产管护模式及其优化路径展开研究,采用类型学研究方法,对经营性扶贫资产不同管护模式进行诊断,从权属划分、资产底数、市场风险、收益分配、监督管理、农户参与等角度,总结不同管护模式下的共性问题与特性问题,提出优化路径。
五、此外,夏昆昆老师申报的课题《2000-2020年山西省县域人口高龄化时空演化研究》获批山西省民政厅课题。山西省民政厅课题是我院聚焦山西民政实事、关注民生问题而自行组织申报的课题。今年是我院第二次自行组织申报,并且是第二此获批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