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耕读文化底蕴、深挖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增强学生对乡村振兴、农科教融合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4月19日,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3级全体学生以“感悟耕读文化,践行乡村振兴”为主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赴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开展耕读实践调研。

贾家庄村是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素有“三晋第一村”美誉。该村以“耕读传家”为根基,以“集体经济发展+文旅融合”为特色,通过土地改革、产业转型和生态治理,从传统农业村蜕变为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是探索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的鲜活样本。
活动当天,师生一行首先参观了贾家庄村史展览馆,通过500余件文物和600余幅历史图片,系统了解了村庄从贫瘠土地,历经土地改革、大跃进的集体化探索,到改革开放后发展乡镇企业、打造文旅品牌的奋斗历程。随后,师生走进贾家庄农耕文化展览园,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习中国农耕文明的千年脉络,从《齐民要术》的“精耕细作”理念到现代智慧农业技术,深刻理解“耕读并重”的文化内核,感受农耕文化的传承与现代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展馆内,风箱、耙儿等传统工具的运作原理与历史作用被逐一解析,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体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劳动教育深意。在马烽纪念馆,团队师生深入感悟耕读教育的文化延伸。“山药蛋派”作家马烽曾长期扎根贾家庄,其代表作《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正是以该村为原型,生动展现了村民“耕读传家”的奋斗史,将“耕”的汗水与“读”的思想升华为乡村文化符号。
下午,实践团队走访了工业文化创意园。园区由旧水泥厂房改造而成,在乡村艺术馆中,学生们通过多元艺术作品感受艺术与乡土文化的共生;学习雷锋展馆则生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基层治理内核,将耕读精神中“奉献、互助”的价值观转化为基层治理理念。两大展馆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互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文化赋能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行程最后,师生漫步贾街,体验非遗项目,深刻感受文旅融合对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为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提供了鲜活案例。
公共事业管理不仅是政策制定,更需要扎根基层、贴近民生。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田野课堂,更是一次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探索。未来,我院将继续以“耕读教育”为切入点,搭建更多实践平台,推动更多实践项目落地,为培养新时代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注入活力。
(新闻部 辛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