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今天是: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学院动态>>正文

【“双千双万”大调研】我院师生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千村万户实践调研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1日 15:30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广大学子积极投身新时代“三农”伟大建设工作,热切响应我校“千名研究生 万名大学生 进千村入万户”大调研和寒假“五个一”系列调研活动,公共管理学院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优势特色,以“集中+分散”双阵地,组织师生走出校门、深入乡村,上好线上线下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实践的脚印丈量乡村土地,用青春的热情回应时代号召。

院长赵赟指出,开展“双千双万”大调研是一项创新举措,通过深入千村万户,师生力求洞察农民的真实需求,破解农业发展中的难题,将农业生产、乡村治理等实际问题转化为科研创新的重要方向,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实践路径,将田野实践调研打造成为培养人才的实践课堂,打破知识与时间的壁垒,实现知行合一、扩容知识体系。

除此之外,以学校“双千双万”大调研为契机,依托公管学科专业优势,以砥砺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及人文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发扬“小公管大情怀”精神,我院组织首期‘启明大学生乡村调研”实践活动。122日,学院邀请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主任张力娜博士作《学·案例分析&·智库建言》讲座,何云峰教授、向俊杰教授、崔腾飞副教授、张旭光副教授一起作经验分享,引导同学们以案例调查为契机,回到田野中去。

副院长王振对本活动进行解读,他强调,此活动不仅是一次贴近农业、扎根农村、深入农民的新举措新突破,更是一次对农业发展现状的深刻剖析和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的实践探索,同学们应该从数字技术赋能、法治教育普及、历史文化挖掘等多方面着手,拓宽知识、增长才干,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乡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法学系主任王锦慧带领师生以北洸乡为试点,通过"1个高校教师+1个司法工作者+10个法学专业学生"的模式,为北洸乡的13个乡村提供法律宣讲与法律服务。她谈到,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中,而应该通过开展大调研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应对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需于民察实情、问计于民求实效,不断帮助培养学生练就过硬本领,进一步提高基层法律服务水平,为法治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公共管理学院全体师生结合内外多方面资源,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系列活动,目前已交回600余份调研报告,主题涵盖“‘四史’学习教育”、“情系三农”和“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等,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到田野大地上;同时,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投身于“爱在旅途”“社区青春行动”“暖冬行动”等活动,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中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增加才干,截至目前已交回150余份社会实践证明;此外,学院“晋农公管”公众号开设“寻访家乡红色记忆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专栏,鼓励同学们通过撰写微文学、拍摄微视频的形式参观调研家乡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递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目前已更新13期。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本次活动中,研2201班的学生李梦婷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和美发展、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为课题,跟随带队老师深入基层,在多地展开调研。她表示,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不仅有助于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而且有利于激发发展新动能,助推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她也提及,要将数字技术的使用不仅仅停留在纸上,而是真正落于实处,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农户的数字素养,并且合理应对老龄化背景下数字平台普及面临的瓶颈。

“短短的一周时间内,我切实了解真实的农村现状,走出象牙塔使书本知识落地,在调研的过程中有所见证,有所感受,有所思考,甚至是有所突破,使得报告得以落地,体会到‘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激动。”法学2103班王彤颖被问到实践感悟这样回答。谈及之后,她又说道,“我的报告仍有许多不足和缺点,后续我也将认真改进,努力学习,用专业知识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

青年人的精气神,在书本中涵养,更在实践中砥砺。之后,我院将把握时代东风,以真抓的实劲、长抓的韧劲,进一步丰富实践形式和内容,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大调研活动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为山西农大高质量发展贡献公管力量。